读后,醍醐灌顶 !
本文约1300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我们经常会说:哦,那个人让我生气,因为她做了什么什么。如果仔细检查一下的话,你会发现,事实上并不是那个人做了什么让你生气,让你生气的是你内心的执著。如果你没有任何执着,那个人做任何事也不会激怒你。你是个非常非常爱干净的主妇,你不能容忍家里有任何不干净的地方,你的家每天都要打扫一遍以确保你感觉良好,你开门倒垃圾的时候却发现你的邻居把你们俩家之间的过道弄得一团糟。你因此而怒火中烧,你去敲他们家的门。但如果你不是那么爱干净,你就会无动于衷。因此,这件事本身并不具备激怒你的因素,你会被激怒完全是因为你有洁癖。再举个例子,你非常喜欢周杰伦,但你的同屋却告诉你他的歌是垃圾。这足以令你感到不快或激怒你。我们来分析一下,你认为她那句话激怒了你,事实上这句话很可能只是对你才有这种作用。如果她是说给一个同样不喜欢周杰伦或者一个不知周杰伦为何人的人听,那个人一定不会被激怒。相反的,她还可能会很开心。所以,并非那句话激怒了你,只是你内心的执著激怒了你。如果你希望不被激怒,有两个选择,让所有的人都认为周杰伦的歌很美是第一种,那样就没有人会告诉你周杰伦的歌是垃圾。不过这很不容易实现。你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来让每个人相信周杰伦的歌是非常动听的。你必需把每一个人都摆平,一个都不放过,即使只剩下一个,他都可能发出不和谐的声音,让你再度被激怒。想一下,这种可能性有多大,你有可能完成吗?另一种方法是放弃你的执著,这样无论其他人说什么你都无所谓。你知道,没有任何外境具有激怒你的企图或作用。我们经常说这样的话,我们抱怨别人把屋子弄得一团糟,抱怨别人说那些我们不爱听的话,抱怨我们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总是把造成我们痛苦的原因归咎他人。萨特说:他人是我们的地狱。我们认为让我们痛苦的罪魁祸首是别人,而不是我们自己。我们都不想要痛苦,所以我们试着说服别人按我们希望的方式行事,不要说那些我们不爱听的话,对我们尊重,以及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事。这可能在短期内会奏效,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服从你,即便你是美国总统。总是有突如其来的痛苦等着你,而你对此毫无防范。如果仔细审视你的痛苦,你会发现,你搞错了对象,你冤枉了好人,并不是其他人做了什么让你痛苦,是你自己让你痛苦。你有各种执着和习惯,当他们遭遇反弹的时候,你就会感受痛苦。刚才我们说到消除痛苦的方法是你放弃你的执着,虽然我用了“放弃”这个词,但其实并没有什么需要放弃的,你不需要把任何东西扔掉,因为本来就没有真实存在的东西,你以为自己紧握在手心的东西是真实的,但如果你展开你的手掌,你会发现一无所有。如果你认识到这一点,你就已经放弃了。如果你不明白你的敌人是你自己,你会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埋怨他人或改造他人,这样你永远不会得到你想要的。你希望避免痛苦,但你走错了路。你必须了解痛苦并非他人造成,这样你就可以顺藤摸瓜的找到痛苦的发源地。我们的痛苦来源于我们的习气,而我们的习气来自“我执”,我们有“我执”,那是因为我们的“无明”。你最后会找到“无明”那里,一切都是从它开始。
宗萨钦哲仁波切(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1961年生于不丹,是不丹藏传佛教红教喇嘛,第三世钦哲传承的主要持有人,通常被称为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或三世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仁波切秉承藏传佛教优良传承,享誉世界,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具创意的年轻一代藏传佛教导师之一。曾任贝托鲁奇电影《Little Buddha》(小活佛)的顾问,并编写和执导了两部佛教主题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和《旅行者与魔法师》。 仁波切的电影蕴含惊人的能量及丰富的人文,如一股清流,在世界各大影展屡获佳评、获奖连连。著作有《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人间是剧场》、《正见:佛陀的证悟》、《朝圣:到印度圣地做什么》、《不是为了快乐》和《八万四千问》【哲嘉视野】推荐好帖:
沈嘉蔚的巴别塔
關於編者
About the author
哲嘉 生於天津,移居悉尼。秉持開放態度,崇尚獨立思考。長於邏輯思維,熱愛文史哲藝。見落日綺霞而神馳,聞鳥鳴嘉樂而心喜。遇良善誠摯而感佩,識本真靈動而相惜。有感而寫小文,興起以造閑詩。隨心拍照片,自在觀天地。著有詩集《塵夢》。文章詩作散見於網絡報刊。